包头市认真落实中国红总会、自治区红十字会部署要求持续开展“光明行”人道公益活动实现了复明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方
今年以来,为持续发挥好红十字会作为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包头市红十字会在总会、区会的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持续开展“光明行”人道公益活动,让“人道北疆 仁者爱人·善者同行”公益项目矩阵在包头落地开花,成为各类公益活动的“亮眼名片”。
一是精准筛查,夯实工作基础。
筹备阶段,包头红十字会就会同项目实施医院组建专业调研筛查团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研、筛查。筛查中,与乡镇街道和乡村社区同志紧密合作,深入群众、农户当中,全面了解眼疾患者分布、家庭经济状况以及他们对医疗救助的需求和期望。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登记建档,马上安排深入检查,根据情况高效完成后续手术治疗或配镜、回访等工作。每个环节还设定严格的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确保各环节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实现了“复明一人、幸福一家、造福一方”的良好效果,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二是广泛动员,提高项目知晓度。
为不断提高“光明行”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包头红十字会研究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广策略。线上,以“传统媒体+新媒体”相结合方式,广泛宣传解读总会、区会的政策措施及项目信息。把区会下发的“光明行”H5二维码在全市红十字系统各微信公众号及官网广泛刊发宣传,制作发布一系列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图文信息,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线下,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的同时,利用“5·8世界红十字日”、“6·14献血日”等重要节点,结合各类公益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广泛普及眼疾防治知识,宣传“光明行”救助政策和申请流程,让更多人了解项目、参与项目。一年来,累计在学校开展活动153场、社区86场、张贴“光明行”海报1900余份、发放宣传折页1万余张,进一步扩大了“光明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是多方合作,凝聚工作合力。
市、旗县区两级红十字会主动联系协调同级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筛查确认符合条件人选。救助对象扩面后,包头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对接民政、乡村振兴部门,获取全市低保、特困、防止返贫监测户等6类人员数据,对符合条件的进行二次比对,确保认定精准。此外,包头还非常注重志愿者队伍建设,依托项目实施医院,组建了一支热情高涨、服务专业的红十字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们在项目宣传、患者接送、术前术后护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诠释了红十字精神的深刻内涵,为项目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是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质效。
项目实施中,包头红十字会领导班子及业务负责人多次赴旗县区红十字会及项目实施医院,就2024年“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深入调研,建立提醒机制,指导旗县区红十字会和项目实施医院及时高效做好相关工作。在患者报名申请环节,筛查团队认真审核每一位患者的资格条件,确保精准救助。在术前检查环节,项目实施医院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为患者进行全面细致检查,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在安排手术环节,项目实施医院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完成。在术后回访环节,红十字会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或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协调医院提供必要的医疗指导和帮助。
五是创新模式,拓展服务范围。
学习借鉴自治区“光明行”活动的好做法,包头红十字会自筹资金30余万元,为全市200多位60周岁(含)以上包头户籍的白内障患者(持“一证一卡”、单病种)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得到了广大老年眼病患者的一致好评,把温暖人心、影响人心、凝聚人心的好事善事干实干好干出了彩。